2020年是张载先生诞辰一千周年,11月27日晚,“箫声琴韵:西安外事学院古琴系师生音乐会”在西安音乐厅举办,隆重纪念伟大的思想家、宋明理学的开创人——张载先生。这次音乐会盛况空前,座无虚席。一曲《万世太平》以民乐伴奏、合唱加独唱和念白的方式弘扬张载文化,此曲由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、校长黄藤创作,创新地把张载文化和以古琴为代表的中国古乐有机结合。音乐会是古琴演奏家、中国琴会副会长、西安外事学院特聘教授李凤云与笛箫演奏家、外事学院特聘教授王建欣带领该校老师白金、薄鸿宇等师生向市民大众展示的一场高水平演出。音乐会由西安外事学院与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、横渠书院联合举办。那么,为什么西安外事学院如此创新开拓、大力弘扬张载文化?

缘起
张载创立的关学,以“天人合一”的宏阔哲思、“民胞物与”的博大情怀,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盛誉。他震古烁今的“横渠四句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所表现的家国情怀、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共同担当。
张载诞生于1020年,正处在东方文明的碰撞交融和兴盛期,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,由张载先生发端、开创了宋明理学。张载诞生之后的一千年,随着西方哲学、科学和人文思潮的兴起,又面临着一次碰撞与交融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我们共同思考未来的关学使命。
西安外事学院早在2018年就正式成立“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”,聚集来自中国社科院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,以“通世界本原之道,明天下普遍之理,立人类未来之基”为宗旨,持续寻求探索人类更具普遍性原则与未来发展的道路,这是对张载先生最好的纪念和继承。

惜缘
西安外事学院不仅在研究领域,更在教育实践、文化传承中弘扬张载文化,挖掘张载文化时代价值。学校围绕“关学与人文修养”、“古琴与音乐修养”两大核心课程板块,建立了以关学和古琴为核心的礼乐通识教育体系。学校以张载的代表著作《正蒙》为名,成立正蒙书院统领通识教育,组织正蒙导师团队负责学生通识课教学和行为养成,将礼乐之教渗透于学生日常行为活动,全面塑造学子人格修养。张载文化渐渐地从书中走进了青年学子的心、体现在青年学子的行为风范中。

缘定
西安外事学院致力于“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,让经典剧目出校园”,西安外事学院古乐团出访多个国家演出,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,最近完成了中央电视台的录制。
前不久,在西安外事学院举行了张载塑像的揭幕式和电影《大儒张载》的剧本研讨会,一系列丰富多彩、形式新颖的活动从不同角度彰显了“横渠四句”的内涵与情怀。

西安外事学院在全球文化视野下,以实际行动传承张载精神,为一个新关学的诞生、中华的崛起不懈贡献力量。
出品/党委宣传部
文字记者/武凡
摄影记者/雷鸣 张浩
责编/武凡